長期減肥的民眾要當心,副作用恐導致骨質疏鬆!減肥是許多人的目標,但是以色列、美國等國際團隊追蹤了5,209名中長期的減肥受試者,發現他們的骨頭密度、強度、結構都比體重沒有減輕的人還差。研究顯示,40年當中體重曾經減輕超過5%的受試者,發生骨折的風險是正常人的3倍。論文作者麗莎博士指出,長期減肥者應配合重量訓練、均衡飲食來增強骨頭健康。
根據報導,這項刊登在《骨頭礦物質期刊》的研究從1948年起調查了5209名美國弗雷明翰鎮居民的健康狀況,研究員道格拉斯博士表示,「我們牙周病治療方式發現短期減重(4至6年)或是長期減重(超過40年)的男性或女性,都可以從身上發現細微的骨頭結構惡化,這些狀況並沒有在正常人身上觀察到。」他表示,40年當中體重減輕超過5%的受試者,發生骨折的風險是正常人的3倍。
如何預防牙周病?醫:清潔方式很重要。正如牙周病治療前述所提到的,有刷牙並不牙周病治療代表有確實清潔牙齒,何松穎醫師表示,良好的清潔牙齒習慣不單單只有刷牙,適當的使用牙線也很重要,牙線可以更加確實的清除刷牙時卡牙縫間不易清除的小菜渣等,如此便不易生成細菌,對口腔保養相當有利。而刷牙也要注意頻率,除了早上睡醒、晚上睡覺外,也建議民眾可以養成三餐飯後刷牙的習慣;除了頻率外,方式也很重要,除了確實輕刷牙齒的每個角落外,醫師也建議留意刷洗牙齦及牙齒的接縫處,因為此處是最容易堆積細菌,並使牙齦、牙周發炎的地方。醫師也表是,台灣洗牙有健保給付半年可作一次,因此也建議民眾定期洗牙,可讓專業醫師檢查並清除平時難以清潔或已經形成堆積的細菌及污垢等,如此更能避免牙周病產生。
「體重減輕的年長者需小心骨質疏鬆的風險,應透過重量訓練、均衡飲食來增強骨頭健康。」麗莎博士對《科學日報》記者表示,體重減輕常發生在年長者身上,未來研究將評估是否骨質疏鬆可以透過治療和其他方式預防。
減肥除了造成骨質疏鬆的副作用外,根據報導,透過節食和藥物快速減肥易導致心臟疾病和膽結石;飲食不均衡易造成內分泌失調,進而憂鬱、易怒;低澱粉減肥導致便秘、脫水、呼吸不順和糖分成癮;根據2018年研究,蛋白飲食減肥會造成中年人的心臟疾病,利用水果飲食減肥則易導致乳製品攝取不足,進而缺鈣。專家指出,規律運動、均衡飲食才是健康減重的正確方式。
水雷射的切牙齦手術,傳統的專業名稱上被稱做牙冠增長術, 近年以來成為較多飽受笑齦,微笑時會露出過多的牙齦困擾許多朋友的救贖,在越來越多的診所中宣稱有水雷射的設備以及牙齦微整型的技術以後, 也看見了一些成效上的缺點,做完以後牙齦上呈現尖尖的倒V的形狀,不美麗的外觀,甚至是一個月以後,長度再度長回覆蓋住牙齒,感覺回到了以前從來沒有接受過治療的情況。這牽涉到所謂的牙齒周圍生物體整體寬度上的問題,簡單來說,就是齒槽骨一般是落在牙齦的底下平均3mm處,用以維持牙齦的穩定型態,當牙醫師為了幫助患者露出更多的牙齒而修減掉牙肉後,必須將底下的齒槽骨再次下修至牙齦以下3mm的地方,組織的增長才會更加的穩定,牙齦才會再度增長回來. 如果沒有把齒槽骨下修3mm而讓骨頭曝露在口腔的環境底下,除了感覺到疼痛外,牙肉的高度也會更加的增長回原先的高度,這是一種自然的保護方法及機制,因為常人的人體不會有裸露的骨頭直接接觸外面的空氣,這會有感染上的風險形成骨髓炎,而且會非常疼痛,所以口腔中的牙肉會自動長回3mm厚度去保護齒槽骨。